近日,杭州市萧山区消防救援大队做了一场关于充电宝起火的实验,防火专家还对充电宝使用中有几率存在的安全性问题做了解释。
充电宝(移动电源)起火的最终的原因在于其内部锂电池发生热失控等问题,这与电瓶车锂电池起火的原理相似。
“常见的充电宝起火原因是内部线路故障,导致短路,从而引发火灾。”消防员表示。
在实验中,消防员用工具将一个充电宝的正负极短接,模拟短路情况。约15秒后,充电宝开始大量冒烟,温度迅速飙升至400℃以上。“如果周围有纸张、衣物等可燃物,就可能引发火灾。”消防员强调。
目前,市面上的充电宝主要使用两种电池类型:锂电池聚合物电池和18650锂电池。“这两种电池本质上都是锂电池,但18650锂电池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更高,充放电速度更快,航时更长。然而,一旦爆燃起火,其威力也更大。”消防员解释道。
锂电池内部的锂离子具有极高的活跃性,尤其是在充放电过程中。假如慢慢的出现电路故障、外壳破损等问题,极易引发起火甚至爆炸。“例如,充电宝长时间充电,有几率会使内部电芯受损,从而引发火灾。”消防员提醒道。
“充电宝等锂电池产品在乘坐飞机时不能放入托运行李中,是因为在重物挤压的情况下,充电宝很容易起火。”消防员提醒说。
为验证这一风险,消防员对锂电池聚合物和18650锂电池进行了极端破坏性实验。在电池受损瞬间,两种电芯均开始冒烟,冒烟维持的时间超过15分钟。其中,18650锂电池在冒烟后5分钟发生爆炸,电芯外壳被炸飞10米远。“这可能会造成人员受伤。”消防员表示。
当天,消防员还对充电宝进行了高温测试。实验中,充电宝在高温环境下迅速出现鼓包并起火。“随气温升高,很多市民习惯将充电宝放在车内。一旦遭遇太阳直射,充电宝起火的风险会明显地增加。”消防员指出,国内已有因充电宝暴晒起火导致车辆火灾的案例。
尽管实验中充电宝表现出极大的不稳定性,但正规厂商生产的充电宝总体较为安全。
消防员提醒,日常使用充电宝时需注意以下几点:避免过度充放电,防止重压和高温暴晒,同时最好还是不要贴身使用。
“一方面是出于安全考虑,一旦贴身使用时发生起火,可能会导致非常严重烧伤。另一方面,人体汗液中的盐分可能腐蚀电极片,长期接触会引发非物理性腐蚀,导致电路故障并引起火灾。”消防员解释道。
值得注意的是,锂电池起火的扑救仍是技术难题,目前特定的锂电池灭火剂尚未大规模普及。因此,消防员建议,一经发现充电宝冒烟,应立马停止使用,并将其用水浸没以降低风险。
大象新闻记者 姜明圆上官正义于2025年5月12日曝光湖南长沙县一处乡村别墅内存在非法活动后,引发广泛关注。该事件涉及地下产业链的多个环节,并因幕后人员直接联系举报者的“求和”行为进一步引发舆论震动。
公安部网安局通报:近日,一则关于国际乒联第一副主席、WTT世界乒联主席、中国乒协原主席刘国梁的不实信息在互联网传播,误导大量网民关注和讨论。公安网安部门查明,网民杜某川、汤某在网上恶意传播相关谣言,造成谣言大量传播扩散,影响恶劣。
一名台湾女子最近于北海道度假期间,竟在浴场拍摄多达21张浴场内部照片并于社会化媒体公开分享。然而细看细看21张浴场照片,除了空景,还有别的住客入镜,有人正在裸身泡汤、淋浴,甚至有人正在怒目侧视涉事女子。
大象新闻记者近日,大象新闻记者和知名“打拐志愿者”上官正义在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一处涉嫌非法的自建房蹲守多日,拍摄记录到一白色无牌商务车及其它多辆车将数名女性转送至自建房的过程。
俄罗斯和乌克兰代表团16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关于和平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会谈,当天的双方直接谈判持续近2个小时。此次会谈是2022年3月以来,时隔三年,俄乌双方首次直接会谈。当天,首先举行了土美乌三方会谈,然后在土耳其的主持下举行了俄乌直接谈判。
年薪10万却长期出入高档娱乐场所、购多处房产?质检员抱团篡改检验测试的数据致企业损失3000万
企业产能不断下降,而负责原料质检的质检员却天天在高档娱乐场所流连忘返,这其中有何关联?5月15日,记者从常熟市公安局了解到一起涉及20人的非国家人员受贿案,目前嫌疑人已获刑。
在此背景下,当地时间5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宣布,美国与英国达成一项新的贸易协议,部分撤回特定领域的关税,逐步扩大双方产品的市场准入。
巴基斯坦多架战机被击落?#印巴冲突 #印巴战争 #热点 #巴基斯坦 #军事科普
后续跟上……深山里废弃的老屋,狗子突然对着窗口狂吠…结果发现是???#寻山 #野山 #徒步 #水缸 #残垣断壁
律师解读银行要求重病老人到场去世,子女在一定条件下可代办 5月14日,湖南株洲,一银行被曝要求62岁带病老人必须亲临现场取钱,家属将老人抬着轮椅送到现场,因办理时间过长致带病老人离世。 据大象新闻报道,当事人侄子彭先生表示家人不清楚银行有上门服务,冒着生命危险将老人带至银行。因面部解锁一直失败,两个小时后仍未办理成功,老人当天离世。 对此,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律师认为,根据《储蓄管理条例》第五条规定银行有核实储户身份的义务,有权要求本人到场办理取款业务。不过,子女在一定条件下可代办。根据双方有效身份证明及存款凭证以及授权委托书可以向银行取款。 若银行明知老人病重仍拒绝变通,其行为可能违反合理注意义务,特别是当储户明确告知存在不能亲自到场的合理情形,银行需要为储户办理相关程序。 至于病重老人的去世,付建律师认为,若家属能证明银行的拒绝对老人的转移就医造成实质性阻碍,且与死亡结果存在直接或间接因果关系,银行需承担民事赔偿相应的责任。银行可能涉及侵犯老人的生命权、健康权等侵权责任。并且银行有义务在听说老人病重时,主动提出上门服务。虽没法律的明文规定,银行应积极履行对特殊群体的服务义务,主动告知家属有上门服务等便利措施,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矛盾和纠纷。
十一代半雅阁换新上市,你们认为这个外观怎么样?#十一代雅阁 #新车上市 #十一代半雅阁